返回

行业新闻

完善制度建设 破解农业农村发展现实难题

2024年09月09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首次提出“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这是党中央着眼新时代新征程解决“三农”问题,端牢“中国饭碗”的关键,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强化制度建设 引领与保障作用

当前,我国面临全球粮食安全压力增大、国内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农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明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不匹配、农民增收动能减弱等问题。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可以调动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村全面振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着力破除制约“三农”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和各类经营主体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政策体系,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惠及面越来越广、制度体系越来越成熟完备,有力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践证明,我们党驰而不息重农强农的战略决策完全正确,党的“三农”政策得到亿万农民衷心拥护。这些实践探索和政策创新,为新时代新征程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城市战略部总经济师通振远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阶段,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但能激活农村内生动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粮食产量,更可以极大地增强国内农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有效地应对国际粮食市场的波动和挑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二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通过系统完善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可以激发农村经济的活力,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农村社会全面振兴。三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农业、农村和农民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有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基本稳定。四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农业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有助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学博士罗迎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面临全球粮食安全压力增大、国内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农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不匹配、农民增收动能减弱等问题。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可以调动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全面振兴。

云南罗平秋收景象。(图片来源:摄图网)

通振远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加快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还需要着重解决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现实矛盾。

第一,农业生产效率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随着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大,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难以持续,迫切需要通过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第二,着重解决农业产业链条短与市场竞争力弱的矛盾。农业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导致市场竞争力不足。该项制度应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同时,市场需求的变化对农民增收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通过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第三,注重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足与农民融资难的矛盾。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金融资源下沉力度不足,农民融资渠道有限,影响了农业投资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拓宽农民融资渠道。第四,着重解决农村人才流失与农业发展需求人才的矛盾。随着城镇化持续深入发展,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农业发展缺乏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持。应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农业人才。第五,着重解决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与农民生活保障需求的矛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民在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保障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看病难”“上学难”“养老保障不足”依然是困扰农民的难题。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可以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持续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第六,着重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短板问题显著,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城乡融合发展任务依然艰巨。

加快制度供给的系统集成

为推动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有效落地,相关部门应强化跨部门政策协同,创新农业支持政策体系,加快制度供给的系统集成,确保政策落地与效果最大化。

如何破解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矛盾与难题,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系统谋划,统筹推进至关重要。与过去强调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相比,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的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更加强调对农业农村农民全方位支持,更加注重制度供给的系统集成。

通振远表示,加快制度供给的系统集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政策协调与整合。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信贷支持等。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农业和农民的多样化融资需求。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政策协调,消除政策间的矛盾和重叠,形成政策合力。通过顶层设计,整合分散在不同部门的政策资源,提高政策的系统性和集成性。二是财政资金支持。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优化财政资金分配,确保资金能够精准投向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同时,加强财政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推动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农业和农民的多样化融资需求。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降低农民融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三是科技创新驱动。支持农业科技创新,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适合当地条件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农民的科技应用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农业专业人才。四是组织体系与治理能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农村治理能力,确保各项政策和措施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市场监管机制,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帮助农民了解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五是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的养老、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罗迎则表示,要推动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有效落地,要坚持保护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利益,确保政策真正惠及农民及农业从业者;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优化要素配置和资金投入;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要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要政府与市场协同发力,激发市场活力;要政府、银行、保险、担保等部门与农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通力合作,建立农业供应链信用共同体,纾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实现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同时,要健全种粮农民和种粮大户收益保障机制,完善防止返贫致贫机制,促进农业经营增效,推动县域富民产业发展。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供应链协同机制,通过制定具体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优化资源配置等方式,确保制度供给的系统集成。例如,优先保障农业农村在公共预算中的投入,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优化农业补贴政策体系,提高补贴精准性和激励效能;推动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增品,满足多元化保险需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补齐发展短板。充分利用供应链金融理念,推行“政银保担”供应链融资模式,将政府补贴和市场相结合,提高补贴效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硕士生企业导师支培元认为,相关部门应强化跨部门政策协同,创新农业支持政策体系,确保政策落地与效果放大。开展制度创新试点,探索适应国情农情的农业支持模式,为全国推广提供实践依据。构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农业政策、市场信息、科技服务等,提升农业管理与服务效率。建立健全政策实施的监督评估体系,及时反馈政策执行效果,调整优化政策方向,确保政策精准实施。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补充道,为确保政策落地与效果最大化,还要加强政策宣传解读,确保农民群众充分理解,并给予支持,同时充分享受政策带来的红利。

水稻秋收。(图片来源:摄图网)

加速强农惠农富农产业布局

在众多产业中,可先从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电子商务开始,继续通过电商赋能,带领老百姓把农产品种植、养殖好,卖出好价钱。消费者得实惠,农民得收入,反过来促进农村和农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在强农惠农富农过程中,哪些产业需要重点关注?通振远表示,一是粮食产业。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节水灌溉和高效施肥技术,确保粮食稳产高产。同时,加强粮食储备和流通体系建设,保障粮食市场稳定。二是特色农业。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如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等,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需要通过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三是现代种业。发展现代种业,提高种子质量和品种创新能力。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支持种子企业研发新品种,提升种子产业竞争力。四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提升加工能力和产品质量,同时加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保障农产品新鲜度和品质。五是乡村旅游业。利用农村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同时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六是农村电商。发展农村电商,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物流配送能力,同时提供电商培训,帮助农民掌握电商运营技能。

中国食品(农产品)安全电商研究院院长、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教授补充道,在众多产业中,可先从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电子商务开始,继续通过电商赋能,带领老百姓把农产品种植、养殖好,卖出好价钱。消费者得实惠,农民得收入,反过来促进农村和农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支培元则认为,在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还需重点扶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农业产业链现代化升级。培育乡村特色种植、养殖、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与产业链价值提升。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农业产业链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

关于信息

2011-2024  甘肃同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陇ICP备13000694号 设计制作: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020102000151号
关闭

结果